2B融资乍暖还寒,细剖企业社交创业之痛

2013年06月05日  新浪资讯

2013年5月,两家千亿级大企业,万科、海尔不约而同地宣布将构建社交化的协作平台,似乎说明企业管理社交化协作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企业社交,通俗一点说就是“企业内部的Facebook”,将员工之间的协作向社交化、协同化、移动化转移,使员工从被动执行者转为主动参与者。新鲜的理念一经发酵,就迅速走向膨胀。据统计,近两年来企业社交产品数量已经增长了二十倍,2012年7月微软以12亿美元收购Yammer,更是使这个领域也成为热门创业方向之一。

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产品,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然而,企业必须了解的是,如果不能选择持续发展的服务商,企业将后悔莫及。与个人产品不同,企业信息资产的损失是不可承受的。热闹的市场背后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企业用户该如何在众多服务商中做出选择?

市场丰满,融资骨感

尽管企业社交的趋势开始逐渐明朗化,但资本市场仍在观望。据速途网的统计,2013年前5个月(截止到5月20日),中国互联网行业VC/PE投资交易64笔,披露金额案例38笔,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行业是最活跃的投融资领域,企业市场几乎波澜不惊。

2012年,互联网经济陷入低迷,全年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只有唯品会、人民网、多玩YY三家,而行业内千万美元以上的融资也屈指可数,远远低于前几年。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 统计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创业投资(VC)案例74起,投资金额5.92亿美元,相比2012年同期(192起案例、投资总额12.08亿美元)有较大幅度下滑,并且低于2012年季度平均水平。

由于在2012年市场寒冬中投资机构普遍放缓投资节奏,除了金蝶云之家、梅花网明道等少数产品有母公司的支持,其他企业社交创业团队无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唯一获得融资的纷享科技也仅拿到了300万美元,通过网站及产品试用分析,这些创业产品都已有功能更新缓慢、流量徘徊不前的迹象。

新玩家的短板

面对复杂的中国市场,创业公司大多存在研发、企业管理经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短板,企业软件2.0也不例外。

社交产品门槛较低,但企业社交又是另一回事,它要求更高的稳定性,以及对企业管理流程的深刻理解,这对团队的研发能力和企业管理经验有苛刻的要求,中国企业2.0创业团队均在20人左右,尽管朝气有余,但研发和管理经验实难面面俱到。

而由于文化的原因,国内企业社交市场的真正大爆发,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育期,这对于小规模的创业团队来说,市场和营销的压力可想而知。此外,产品由于门槛低,一旦巨头进入,创业企业的压力会更大。

前有险阻,后无融资,可谓如履薄冰。在中国,因这些困难而铩羽的项目比比皆是。根据36 氪发布的《2013年第1季度中国互联网创业&融资分析报告》,今年一季度统计到死亡初创项目 443 个,国内现有的企业社交类产品,部分也已经不复存在。

比尔·盖茨说,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是跟什么人结婚,而不是任何一笔投资。同样,打造社交化企业最重要的也是跟谁“结婚”。当“配偶”不幸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企业下半生的幸福就算没有断送,也必将凄凉长伴。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产生于社交平台的数据已被企业视若 “金矿”,因服务中止,协同将成为泡影,而失去数据让企业更加难以承受。

纵观当下的企业2.0市场,多数企业仍是选择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根据IDC在2012年7月公布的数据,全球企业社交市场排名第一仍然是老牌服务厂商IBM,接近14%的市场份额,远超第二名。国内最大企业社交网络则是金蝶云之家,这些主流企业社交产品的特点是资金充裕,研发实力强劲,并有深厚的管理品牌背景支持,能够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因而也更容易获得企业用户的信任。

  (来源:中华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