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时代 东方明珠再创业绩高点

2013年06月25日  新浪资讯

  2010年世博会的火爆让东方明珠获益匪浅,世博结束后,在人们质疑东方明珠后世博时代的盈利能力、业务拓展方向的时候,东方明珠借助不断的业务模式创新和拓展,一系列转型行动的效应开始在数据中展示出来,给了质疑的人一记重拳。

  根据东方明珠集团日前发布的2012年工作报告称,公司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03%。东方明珠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超预期地完成了各项年度预算,通过两年的持续开拓和优化调整,全面弥补世博年市场因素带来的增量,主营产业实现了较好的内生增长。

  紧抓文化体制改革机遇 探索业务模式转型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国家和各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陆续推出,东方明珠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寻找产业发展的新机会、新项目,先后在旅游景点投资和配套项目建设、影视剧投资、媒体创新业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项目调研和可行性研究,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

  同时,东方明珠还积极探合作的发展道路,上半年分别与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9月13日,东方明珠与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旗下复地集团合作,成功中标成都高新区金融城河心岛项目。这是东方明珠继太原项目之后,对“文化+地产”业务模式的进一步积极探索,也是东方明珠“走出去”战略的又一次重要实施。

  保持拳头产业的稳定增长

  近年来,东方明珠公司在旅游现代服务产业方面,携手电视塔、国际会议中心、东方绿舟等子公司,抓住世博后旅游市场逐步复苏的时机,从产品开发、活动策划和营销创新等方面入手,努力提升人气,实现营业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13.06%,其中电视塔板块和国际会议中心的业绩创下了2010年世博会后的新高,显示了公司较好的内生增长。

  在传媒产业方面,东方明珠公司对市场进行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一方面优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内容提升平台价值,增强对老客户的黏性;另一方面努力挖潜增效,加大直接客户的拓展力度,引进了“东方既白”、“美兰湖”、“中国平安”、“博士伦”、“千品网”、“亚洲航空”、“良友集团”、“屈臣氏”等知名品牌。公司在保障大事要事的报道质量和效率,发挥“社会管理”职能的基础上,主动出击拓展市场,积极开发新客户。

  优化投资业务

  东方明珠历年来各项投资项目20多个,累计投资额16.11亿元。公司通过对投资项目的不断调整优化,进一步优化投资业务结构,到目前,上述投资对应的净资产达到29.6亿元,收到现金回报11.69亿元,现金投资回报率为72%,获得了很好的投资回报。

  杨浦渔人码头二期和太原湖滨广场一期是近几年东方明珠重点开发项目。2012年,公司在继续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商业销售的筹划及市场试水工作,两个项目均已在2012年底获得预售许可证。目前商业策划及经营管理工作正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公司还顺利完成了松江大学城五期学生公寓B、C块的转让获得1.32亿元的收益。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抛开世博因素的话,东方明珠近几年来的业绩仍是逐年增长。经历了世博会后,公司业务有了不少新拓展,其中,新媒体业务及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最值得期待。

  国泰君安研报分析,基于对东方明珠 2013 年业绩的高增长预期及上海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资产整合机遇,维持增持评级。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