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原点、渠道原点出发

2013年06月25日  新浪资讯

——从“养孩子”思维到“养猪”思维转变

  编者按:2008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对出口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很多外贸企业把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外贸企业为转型进行不断尝试和努力,很多外贸企业在之前的定位更多是一个生产商,而面对内销市场必须谋求向品牌商的转移,并且由于内销市场在经营环境、运作流程、竞争手段、消费习惯等等方面多元化与负责性,导致很多企业虽然在外贸市场上做的风生水起,但在转向国内市场时却缺乏竞争力。特别是一些同质化很高、品质难以被清晰感知与价值传递的产品,从外贸转内销,企业这条路到底该如何走?

  6月15日,来到上海通路快建“总裁接待日”的有一位外贸转内销的客户,以野生菌加工及出口为主要业务。金融危机后,他们像其他外贸出口企业一样,将生产重心移回国内。但是在国内市场摸索了几年,仍然只有几千万的销售额,这与外贸出口过亿的销售额相比,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外贸转内销的企业如何在国内市场快速做大?通路快建总裁林翰给出如下建议:

  我看了你们的宣传和产品,你们的问题和很多企业一样,还是“养孩子”思维。什么叫“养孩子”思维呢?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高中、大学,一直到结婚生子,都在付出,而这个孩子最终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做着社么样的工作等等并不是今天可清楚预判的,也不是你希望怎样,现在怎样投入就一定能够实现的。“养孩子”具有投入周期长,回报周期短,对于以后是什么样又不确定这样一些特点。

  今天我们的企业最忌讳的是“养孩子”思维,做了很多事,但都不确定产出。今天的企业家都要有“养猪”思维,饲料什么时候能吃完、长到多少斤、需要多长时间、卖什么价钱、投入产出比是多少、市场风险在哪里……所有的都具有确定性。

  对于你们这样的企业,确定商业的出发点非常重要。我做企业的思维路径是:先确定在哪卖?同类怎么卖?怎么卖才好?我们怎么超越?围绕现有的企业优势、产品优势,先研究在哪卖?究竟产品适合哪个渠道。你之前的产品研发没有考虑到渠道特性。在今天产品大量过剩的时候,远离市场一定玩完。

  我们的合作客户——大山合,也是做菌菇类产品的,他们主要给麦德龙贴牌,然后和康师傅方便面合作,做菇酱。就这样给别人代工,一年有一个亿的销售额;打造自有品牌又有一个亿;一年就有两个亿,就把工厂产能拉起来了。

  接下来考虑“怎么才能在不同的渠道类型里面做产品组合”,怎么定价、定空间?怎么样才能驱动销售?

  今天你不要做礼品市场,这些都是小东西,量不大,而且是偶发性的。是不是能够争夺菜市场?你比如上海863个菜市场,能不能打动经销商,让他愿意卖,天天卖。在这个渠道里面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包装、什么样的价格可以来驱动。

  我们给鸿兴源设计的模式是什么?我们并没有在商超渠道下很大功夫,而是另辟蹊径,决定重新走批发的老路,这个批发不是指批发市场,而是推出调味品专卖店批发模式,自建一个终端店——以专卖店为体验中心。

  围绕渠道,接下来是考虑如何才能扩大,怎样才能够规模化、如何能够复制。只有可复制的项目才有赚钱的可能,经销商才会愿意投资你,和你共同把市场做大。鸿兴源针对b2b的企业,如餐饮店老板、机关企事业的招待所,“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尝”,通过试吃、体验、买赠、新菜烹饪等活动,主动出击,展开精准的营销。而二三级市场的夫妻老婆店,只要在附近的小区做几次活动,一次活动加上成本、人员等因素,成本也就3、4千块钱,这个市场就打开了。

  用最后将这些有效的销售方法沉淀下来形成一套体系,输出给加盟商——怎么样和餐饮店合作;怎么样在小区做推广,把夫妻老婆店激活,从而形成销量。

  渠道模型和营销手段都确立了以后,最后是产品组合。低价格、高价值的东西适合大卖场,但走专卖店批发模式,就必须给经销商留足利润空间。鸿兴源想实现品牌连锁的规模运营,就必须丰富产品线,提升客单价。所以我们又建议他们在基本调料品的基础上,开发火锅底料、特殊菜品、辣酱等,通过组装售卖,提升家庭购买客单价,确保专卖店更好的盈利。   

  后记:做企业其实就两个事。第一个事就是不断地造引擎:怎么样驱动成长,怎么样驱动更快。第二个是转向系统,车没有转向马上就撞墙了。企业也要有这个转向系统,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

  www.tonglukuaijian.com/?sid=4986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